一只手可以拎走的电脑,打造一台8.4L的ITX小钢炮主机
一、前言
在DIY圈子里,总有那么一帮子玩家试图打破常规,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,譬如“垃圾佬”玩家将预算压缩到极致的500元、700元吃鸡主机,再譬如ITX玩家追求的3L、4L主机。我认识很多这样的玩家,他们手头并不缺电脑用,他们打造这样的电脑,只为追求那种折腾的过程和体验,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极客精神吧。
本人作为一名混迹DIY圈子十多年的佛系玩家,在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方面,自然是比不过那些大神们,但折腾的劲头,却一点也不小。近一段时间,本人趁着闲暇时间,搞出了一台ITX主机,这台主机的体积大约为8.4L,体积方面控制的还算不错,整机性能也相对均衡,无论是作为生产力工具,还是打游戏都是可以的,下面就把折腾过程及体验分享给大家吧。
二、配机思路及配件介绍
先看看配件全家福。
配置单一览,其实主板用B550 ITX性价比更高,不过B550主板最近才上市,好多型号都没有开售,等不及之下,用了更高一档的X570,当然,这样一来花的钱也更多一些。
CPU为AMD 锐龙5 3600,其实我手里还有一块3700X,但由于担心散热压不住,便退而求将CPU降了一档。
主板为华硕 ROG Strix X570-I Gaming,该主板算是X570 ITX里面不错的一款,做工和功能都很不错,由于本人之前分享过这块主板,所以本文就不再赘述了。
内存选用了影驰 星曜 DDR4 3600 16GB x2 RGB内存。对于AMD平台来说,由于新一代ZEN2 CPU的架构特点,内存并不是越高越好,官方推荐使用DDR4 3733能够获得最低的内存延时,所以这里选用了3600频的影驰星曜内存。对于手持低频率内存条的用户,可以尝试将其超频到接近3733MHz的水平(视内存体质而定)。
内存的外包装采用黑紫配色,看上去十分酷炫,充满了科技感。
背面是产品的特色功能介绍。
内部采用塑封包装,附件比较简单。
该内存采用黑色散热马甲,据说使用了8层PCB制造,用料还是比较厚道的。
该内存最为吸引人的就是顶部的导光条了,该导光条采用类似钻石风格设计,让人对其通电后的RGB灯效十分期待。内存散热片上凸凹有致的线条也很有特色,看上去很有立体感。
顶部的钻石风格导光条看上去晶莹剔透,很有档次。
这里有个透明的小开窗,实乃点睛之笔。
端部特写一张。
显卡采用了影驰 RTX2070 MINI,受限于乔思伯T8机箱的体积(显卡限长21cm),能装进去的显卡多为低端卡,高端显卡非常少。不过经过一番功课后,发现影驰的这款RTX2070 MINI完全符合要求(长度19cm),遂采用之。
显卡外包装采用了类似于马赛克风格的迷彩图案,很有个性。
背面是各种“黑科技”介绍。
内部用泡沫棉固定,保护性不错。
该显卡的风格和影驰旗下的金属大师系列类似,不过由于该显卡主打ITX,所以长度控制的比较短。
显卡采用双风扇设计,外壳为蓝色铝合金,看上去很有质感。
显卡使用3热管设计,保障了散热效果。
肩部并没有光污染设计。
采用了8PIN接口供电。
视频输出接口为DP x1、HDMI x1、DVI x1,并有防尘塞保护。
背部采用了蓝色铝合金背板,和正面的配色风格保持一致。
由于华硕 ROG Strix X570-I Gaming主板有两个M.2接口,所以SSD选择了金士顿 A2000 500GB M.2做主盘,西数 SN 550 1T做从盘的方案,下面看看金士顿 A2000 500GB M.2。
金士顿SSD的外包装一贯比较环保朴素。
背面有个小开窗,能够看到SSD上的一些信息。
附件比较丰富,除了说明书质保卡,还附赠了一个散热片。
盘体一览,其主控为SMI SM2263ENG,颗粒为64层3D TLC。
背面没啥元件。
散热片由主体和背板两部分组成,既能用在单面颗粒的SSD上,也能用在双面颗粒的SSD上。
受限于乔思伯T8机箱的体积,散热器选择了乔思伯HP400电商版。
散热器的外包装采用蓝色风格,看上去比较清爽淡雅。
这一侧是产品的技术规格。
这一侧是产品支持的平台和一些参数信息。
附件一览。
散热器为9cm薄下压式设计,体积非常小巧,尤其适用于对散热器高度限制比较严苛的一些场合。
散热器的高度只有3.6cm,采用4热管穿fin设计,热管和鳍片都进行了镀镍处理。
纯铜底座也进行了镀镍处理,底座和热管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。
机箱选择了乔思伯T8,最早看上这款机箱,主要是因为机箱顶部的把手,再加上其体积小巧,颜值高,让我心心念了好久,这次终于得偿所愿。
机箱采用牛皮纸箱包装,简洁环保。
机箱采用铝镁合金外壳+内钢+双钢化玻璃设计,顶部提供了一个高强度全金属把手。
和ITX主板盒子放一起,就知道其体积大小了。
开机键位于右上侧。
2个USB3.0接口位于右下侧。
换个角度看看。
顶部的金属把手特写。
底部采用大开窗+防尘网设计。
机箱的内部结构一览,该机箱虽然小巧,但居然能支持ATX和SFX两种规格的电源,当然,如果用ATX电源的话,对CPU散热器的要求就更苛刻了(SFX电源限高6.6cm,ATX电源限高4.5cm),用ATX电源还会挡住内存的RGB灯效,所以本人决定还是用SFX电源吧。
另一侧,没有预留背线空间。
机箱顶部自带一把14cm光效风扇,硬盘位则位于机箱的前面板内侧。
三、装机展示
其实装ITX也不难,不过相比ATX的随心所欲,ITX要注意顺序,否则很容易返工。
对于这套配置,本人的做法是先在裸机状态装好主板上的配件(散热器,M.2 SSD等),然后再装进机箱。
略过枯燥而乏味的装机过程,直接看成品。
竖起来看看。
背面虽然没提供背线空间,不过一些风扇线材、USB线材之类的,可以用扎线带处理一下,这样看上去就清爽多了。
盖好侧板,看起来还是不错的。
换个角度看看。
这次的光污染比较少,只有内存和顶部的风扇有光。
内存特写,灯效还是不错的。
四、性能测试
先看看CPU、主板、内存信息。
CPU-Z自带测试,受限于ITX主机的散热条件,CPU的PBO频率并没有达到最高值,所以在跑分上比裸机平台的成绩要略低一些。
国际象棋成绩。
CINEBENCH R20成绩。
AIDA64内存带宽测试。
视频转码测试,由于勾选了硬件加速,所以显卡成为影响解码时间的主因,测下来也就比比本人之前的10700K+2060Super平台慢了1秒。
SSD性能测试,金士顿 A2000 500G作为系统盘,这速度也够用了。
图形性能测试,测试使用的驱动版本为445.87。
3D mark二连测试,该测试同样受CPU散热影响,成绩略微有所下浮,大致和GTX2060Super相当。
3D Mark Port Royal测试,该测试主要用于测试显卡的光线追踪性能。
限于篇幅,其他游戏测试就汇总到一张图上了。
可以看出,虽然受散热影响,CPU的PBO频率有所降低,但整机的游戏性能并没有太多下降,在2560X1440分辨率下,能够开高特效畅玩大多数游戏,至于低一档的1920X1080分辨率,那就更无压力了。
CPU温度测试(室温23.3℃),烤机温度也不算太夸张,只有83℃,不过此时CPU频率只有3.7GHz。
显卡烤机温度为84℃,由于显卡采用了独立的风道,温度控制的还算可以。
功耗测试,整体都不算高。
五、总结
打造ITX主机其实就是一个平衡体积、散热、性能的过程,最好的ITX主机不一定是性能最强的,但一定是最均衡的,对于本人这次折腾,如果满分为100分的话,个人觉得可以打80分,下面总结几句吧:
亮点方面:颜值高,体积小巧,把手一提,甚至可以当便携式电脑使用;性能均衡,无论是作为生产力工具还是游戏机,都能胜任。
改进空间:主板换为B450或B550,可降低成本;机箱的顶部风扇位其实可以安装140一体式水冷(当然,风扇要换成薄扇),这样其散热效能将大大加强(增强PBO频率,等同于提高性能),不过由于140一体式水冷过于稀少,所以个人觉得乔思伯官方最好能出个改版,将顶部风扇改为12cm规格的,这样就有大把的120一体式水冷可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