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淘汰硬件给弟弟装个游戏电脑,这配置玩几年,附装机过程
给弟弟装台游戏机
弟弟想玩玩LOL,偶尔打打CSOL,让我给弄个台式电脑。要求不高,安静、稳定就好。就他这要求,我就把我自己原来的一套CPU+主板给他了。AMD2700+微星B450战斧,其他硬件淘汰换新一下,补充补充,显示器打算弄个2K或者4K。
其实装电脑真心没啥技术含量,就是个手工活,选CPU和主板主要看投资,想省钱去淘散片和二手板也没啥问题,我这不就用了二手。
选定CPU和主板后,就剩下电源、机箱、内存、硬盘、散热(可选)、显示器,关于这些东西的选购,有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参考,也可以给我提点建议。
可以看出除CPU、主板、显卡外,其他都是全新。想多用几年,也没敢买太水的配件。
CPU、主板篇
CPU和主板是自备的,主板仍旧有2年保修,CPU是万年牢,只要不暴力基本不会坏。这东西咸鱼买也无所谓,只要带保修的都不会有大问题。关于型号主要还是看价格。2系和3系都还正当年,钱富余的话5系也可以。没必要过度追新。
内存篇
科赋内存,韩国产,这还是当年内存在低谷时候的存货,同款内存最高价格飘到了600+,我在400出小头儿的时候买了两对儿,正好给自家用上了。
显卡篇
显卡是咸鱼二手,最低价格到过600,因为最近挖矿的又兴起了,所以全新的价格低廉的显卡还真是难找。所以二手货只要用着不坏,一样玩得嗨!
电源篇
电源建议还是选用新品,特别是要供电稳定、质保时间长。因为老房子的供电不是十分稳定,对电源要求还是蛮苛刻的。
所以这里要考虑稳定性、功率、质保时间和转换效率。就稳定性而言,很多人并没有专业的测试工具,那怎么办?参考别人购买和使用的经历,不要只看好评也不要只看差评,这也是取经之道。
然后计算自己机器的功率,就一般配置而言,500到700左右的电源都可以应对。我选择了650W,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对+12V要求最高,毕竟它承载了CPU、显卡等大功率用电器的负载,12V最大输出功率636W,很多扩展设备是在主板或者电源的SATA电源口取点,扩展更多的设备需要稳定的店里输出。
现在的机箱几乎都是背部走线,为了机箱美观这是必选项,不过是否全模组要看个人需求,全模组可以减少线材缠绕,不过价格偏高一点,我不介意是否全模组,因为我选的机箱空间足够大完全能够满足要求。
电源提供一根主板供电线1根,SATA插头5个(SATA硬盘、光驱等),CPU线1根,显卡插头2个(只有1个显卡),以及大4PIN插头3个,对于装机要求完全够用。
低噪音温控风扇,双层增压扇叶,应该可以让散热更好。电源稳定则系统运行稳定。
金牌认证转换效率87~90%,发热低效率高,做同等的工作更省电。
10年超长质保是我选择它的另外一个因素,适当的价格却提供了10年质保,回头其他硬件升级的时候电源依旧坚挺。
搭配日系电容,多重保护电路对过压、低压、短路、过功率提供多重保护机制,主机安全运行有了保障,在日后使用应该可以放心了。
机箱篇
选择机箱的时候,哥们儿特意嘱咐要求:防尘、静音、散热好,还得抗造、易清洁、不太贵。
我就想说这也太苛刻了,只能寻求平衡点。
首先要抗造,钣金必须厚实,然后是散热好,那散热系统必须顺畅,再有就是静音和易清洁。所以这款安钛克 Antec P10 Flux中塔电竞静音机箱
要说钣金,还是很硬朗的,裸机箱全重7.3公斤。15瓶矿泉水的重量,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可能有的吃力,对于老爷们儿来说还算是重量适中。
前、顶、左、右四向静音棉设计,把噪音消灭在机箱内,底部面向封闭空间,后部给主板挡板和风扇预留了位置,而且是面向外,与视线同向,所以声音也基本是向远处传播。所以能传播到耳朵的声音还是蛮少的。
中塔机箱,居然预留了光驱位。翻翻我柜子里还真有限制的光驱,可算是派上用场了,刻录个CD上车听,秒杀光盘几条街。
附带的这把反叶风扇挺给力,给显卡增加散热能力,另一个预留位置还可以反装一个正叶风扇,对想装竞技电脑的小伙伴简直就是神助攻。
假如只安装1个风扇,建议安装在右侧位置上,让风更多的在显卡表面流动,增强散热效果。
前置三风扇,还有磁吸过滤网,防尘能力进一步提升,而且清洗方便,那你以为这就完了么?
它还可以容纳3个120mm风扇或者2个140mm,360水冷也可以。
前置过滤网又增加一道风尘,卡扣安装,拆卸方便。
可换向的前面板,磁吸开合,机箱放左边、放右边都顺手。
顶部所有IO扩展口全部配置橡胶塞防尘。顶部的风扇调速开关,两档设计,应对高温天气按下使用高档风量,对降低机箱内温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。
侧面进风道,同样配置了磁吸防尘网,让空气进入机箱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净化。
这款机箱可谓是把防尘、静音、散热做到了极致。
6硬盘位设计,最多支持6SSD,假如想增加仓库盘,大可选择4T3.5寸机械硬盘即可,经济实惠而且读取速度基本可以满足4K视频要求。
7扩展挡板,显卡占2条,其他诸如WiFi网卡、USB扩展基本各自占用1条即可。
硬盘篇
硬盘我选择了光威的M.2固态硬盘,容量512GB,作为系统盘和游戏存储使用是没问题的。纯正国产的东西用着也放心。
散热器篇
散热器选用了九州风神(DEEPCOOL) AS500 Plus CPU风冷散热器
再说散热器之前,不得不提硅脂,1块钱包邮的硅脂就别用了,丢不起散热器的人。
散热硅脂的涂装多种多样,虽然“9点”“5点”“1坨”最终都是靠量多挤压布满,那就不如节省一点,直接刮平均匀分布。让散热底座和CPU有更好的接触。
回流焊工艺纯铜底座,让热量更快地通过底座、热管散传导给56片纯铝镀镍鳍片,通过140mm的双风扇吹散在空气中。
微凸铜底在扣具的作用下和CPU贴合得更紧密。镀镍的鳍片闪亮亮也更耐用。增压风扇提供了高效、稳定的风量和风压。
这是一款全平台支持的产品,AMD借用了原装底座,安装简单也很方便。
安装后的效果,原机附带了ARGB控制器,当然主板支持也可以直接同步,让散热器的幻彩顶盖散发出靓丽的灯效。因为我选择的机箱是非侧透产品,所以这一步我只能忽略掉,稍有可惜。
装机篇
ATX主板共计9颗螺丝固定,MATX则只需要6颗。
给台式机扩展一块WiFi6无线网卡,顺便带了蓝牙功能。
扩展后的效果。和主板自带的WiFi并无二致。
反叶风扇安装完毕
因为有WiFi扩展网卡,所以我风扇选择在了右侧位置安装,两全其美。
光驱到位
现在光驱已经不是装机必备了,毕竟太多的系统都是用U盘来安装,但是有个光驱还是很方便的,读读盘、刻刻盘。
风道演示
安钛克新系列的机箱大多是竞技产品,所以对风道的构建还是挺用心的。风道也是最简单的从前向后,从下向上,统一从后方散出。
这次装机不跑分,直接测个温度吧。因为这配置分值必然不会太高。而且鲁大师的分数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。
温度测试
待机温度
日常待机温度32℃,比室温高一些。冬季室内有暖气室温一般在24℃左右,这个温度正常。
不超频CPU满载100%的情况下,风扇自动调节状态下,CPU温度38℃。
不超频CPU满载100%的情况下,机箱风扇全开,CPU风扇全开,CPU温度基本保持在37℃左右,而主板只有32℃。可见机箱的散热能力还是很给力的。
日常使用时,CPU风扇自动调节,机箱风扇抵挡运行即可。
对一款电脑而言,CPU散热最关键,所以我不用原装散热器,因为原装散热器满载的时候那个轴发出的声音无法忍受。那就选一款靠谱的专业散热器就好。
其次是显卡及主板,好的风道构建加强劲的散热风扇,能让机箱内热量更好的散发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