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手机电脑所放大的现代人焦虑
“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,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”尼尔·波兹曼--《娱乐至死》
现今只要有屏幕的产品,似乎都可以显示时间。钟表、手机、电脑,乃至户外的广告屏、室内的指示牌。只要愿意,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,抬头低头间,精确地知道此时此刻,几分几秒。
钟表、手机、电脑,时间焦虑
时间的即时可知,让现在的人,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时间焦虑中。而时间的可精确计量,更是让时间成了一种资源,一种被各种互联网产品争夺稀缺的资源。于是各种旨在吸引时注意力的娱乐产品,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抢夺着人们有限的闲余时间。而这些旨在抢夺人们有限时间的娱乐产品,表现出相同的特性:碎片化、同质化、感官化、低俗化、快餐化。互联网的发展,更是通过技术,不间断地挖掘着人性原始的欲望,将人一步一步拖入到时间的空虚之中,迷失自我。
城市森林,将城市中的人困在一个个逼仄的格子间里;可计量的时间,将格子间里的人不自觉地拖入时间焦虑中;快餐化的娱乐方式,将焦虑中的人陷入不自知的空虚迷失里。于是,每个人每天都在卡着点上班,卡着点吃饭,就连出门逛个街踏个青,也要时不时地看下时间。下班后仅有的空闲时间,更是大都花在了刷抖音、刷头条、打游戏上。
不知有多少人,多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,完整听过一首歌,完整看过一部电影。
最近重读《红楼梦》,有点羡慕古人。西洋钟这些对当时的人新奇的计时工具,虽然已经挂在了一些达官贵人家的墙上,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,对时间的感知,主要还是来自于与对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上。而对时间的认识,更不可能精确到秒上,而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这每两小时一个时辰的粗略划分里。
红楼梦里的时间,总是与自然交融
因为需要通过周边的环境感知时间,于是古人一天二十四小时,一年三百六十五日,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交流,都在与时间互动。看到启明星,知道天要亮了;看到日出东方,知道该吃早饭了;看到树影东移,知道是下午了;看到月上柳梢,知道要休息了。看到冰消雪融,知道是春要来了;看到桃花盛开,就知道是暮春三月;看到麦浪滚滚,知道是盛夏酷暑;看到大雁南归,知道秋去冬要来;看到蛙藏蛇隐,知道已是冬天。
中国人更是通过二十四节气,将时间与自然对应,将生命与自然交融。这种人与时间、人与自然、时间与自然的有机结合,造就了中国古典哲学诗词曲赋,那关于花、关于风、关于月、关于春、关于秋、关于自然的种种,与时、与人、与情、与景、与天、与地,乃至与宇宙交融的极致浪漫。
科技的发展,看似让人能够更精确地把握时间,其实让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。
人,其实逐渐沦为科技的附属与工具,更是陷入时间的焦虑中。
陶渊明笔下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的悠然自得、恬然自处,王维眼中的“坐看云起时,行到水穷处”得从心所欲、随遇而安,苏东坡词中“料峭春寒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”的心境相随、情景交融,如今只能在古人的文字中去感悟。因为从小缺少对自然的感受与认知,即使这些美的文字,再了熟于心,终究无法真正体会古人笔下那情景交融的美。
料峭春寒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
在时间的催促下,时人变得忙碌而又焦虑。
处处是匆忙,处处是拥挤,处处是奔波。
即使偶尔有心,抬头看到春花开,低头看到秋叶落,也只是匆匆拿出手机,拍张照片,发个朋友圈微博,配上四处拼凑的文案,自我感动一下,再次随着人流,陷入时间的匆忙中。
越来越少有人,能静下心来,去感受这自然与季节的变化,聆听自然中生命的律动。
在互联网的助推下,每个人都成了低头族,所有的感官与注意力,都被那方寸屏幕所剥夺。甚至是人的听觉、视觉、嗅觉,都在随之退化,随之退化的,还有人对自然与美的感知能力。
现在的我们,多了焦虑、抑郁与孤独,少了怡然、恬适与惬意。
科技的发展,让现今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同时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享受。本以为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,能带给人类更多的精神文明的享受。最后发现,人只是物质文明的附庸,并在物质文明中沦落。
城市化的发展,将人封困在城市森林的牢笼之中。看到听到闻到的,处处都是人工设计人工雕琢的东西。自以为会成为城市的主人,其实早已不知何时,成为了城市中的囚徒。
一直特别讶异及惭愧于《红楼梦》中,一群十几岁,初高中年纪的孩子,无论识字不识字,无论公子小姐丫头,身上所具有的那对自然、对生命、对美的感触力。
现今的小孩,乃至人到中年老年的我们,从小接受的都只是技术性的知识,而缺少关于自然,关于人文,关于美的知识熏陶。而常常陷入对“背诵全诗”“背诵全文”的恐惧与焦虑中。至于诗文本身的美,也在老师文本字义的解析中解构。
前几年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,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播方式,但终究归于了娱乐化。
早先《百家讲坛》中对经典的解读,也是陷入鸡汤文的口嗨中。
中国传统文化,需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之中。让小孩在文化中体悟自然,体悟生命,进而体悟人生。
而对于陷入工作焦虑中的人,可以拿起经典,拿起诗词,放下手机,不求甚解,只是随心所读,随心所感,然后在某个年龄某个地点某个时刻,或许会一下领悟到古人笔下的智慧与美。
放下手机,忘记时间,拿起经典,找寻生命的意义。